测试原理
【实验目的】
基于朗伯-比尔定律,快速测试样品的吸光度信息。
【实验用具】
用具名称 |
型号 |
数量 |
主要参数 |
光谱仪 |
DL-FOSL-350-1050 |
1 |
工作波段350-1050 nm,分辨率1.3 nm,像素2048×1 |
光源 |
DL-DW-200-2500-3.8W |
1 |
氘灯功率3.8W,钨灯功率1.2W,电压12 V/2 A |
比色皿支架 |
DL-LSH-T-3 |
1 |
焦距5 mm,光程10 mm,支持SMA905跳线 |
光纤 |
DL-MM-SMA-600-200-1100-1 |
1 |
波长范围 200-1100 nm |
【原理概述】
吸收光谱在工业生产、科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,可用于定量分析,如物质浓度的测定,也可用于定性分析如,物质的种类判断。因此可以常用于判断生物蛋白质浓度,化学化合物的元素组成,更可连续采集用于分析动力学过程。借助吸收光谱可帮助解析物质信息,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。
光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产生吸收、反射、透射等现象,其中吸收光谱的本质是体现了组成物质的原子、分子或离子等与光子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了能量转移,变现为物质吸收了光子。
图(1)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-吸收
此吸收光谱测量系统是基于朗伯-比尔定律的原理来确认样品的吸光度信息,描述为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能力,该与物质的种类、浓度以及光程有关。通过采集白光穿过样品后的透射光与未穿过样品的透射光信息,带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到吸光度信息。
在朗伯-比尔定律中,A为吸光度,通过采集两种透射光强即可计算得到,他们在数值上等于ε:吸光吸收;l:光程;c:浓度三者的乘积,其物理意义在于描述了单色光经过均匀介质时,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和光程成正比,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所得吸光度数值反推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。当面对多组分体系时,总吸光度信息等于各组分吸光信息之和。
图(2) 多组分吸收
【实验内容】